由于一些病例报告提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视网膜剥离有关 ,并存在可能的发病机制。例如,氟喹诺酮或可损伤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对维持包括视网膜在内的眼部结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2012年4月4日,JAMA发表了加拿大研究人员有关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视网膜剥离风险增加有关的病例对照研究[JAMA 2012,307(13):1414]。
该研究纳入 4384 例视网膜剥离患者和43840例对照者,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正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发生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增加(3.3%对0.6%),校正后风险比为 4.5,但视网膜剥离风险的绝对增加值仅为4/万人-年。最近和既往服用该类抗生素与视网膜脱落风险无关。
接下来2013年一项基于丹麦普通人群的队列研究显示,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视网膜剥离风险增加并不相关。论文11月27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2013,310(20):2184]。
该研究纳入1997年至2011年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者748792例和非使用者5520446例。氟喹诺酮类药物标准治疗期为10天。风险窗分为正在服用(开始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1~10天)、近期服用(11~30天)、过去服用(31~60天)和既往服用(61~180天)。
结果显示,共有566例发生视网膜剥离,其中72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494 例为非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相比,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与视网膜剥离风险显著增加无关。正在、近期、过去、既往服用氟喹诺酮及未口服氟喹诺酮的患者校正后的风险比见表1。
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医师肖永红 :2012年加拿大学者报道了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视网膜剥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正在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者发生视网膜剥离的危险性比不用药者高 3 倍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视网膜剥离的危险因素;无独有偶,基于这篇报道,丹麦开展了相关调查,结果却未发现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增加视网膜剥离的风险。
丹麦学者利用全国登记系统,采用队列研究,回顾分析了自1997年至2011年所有服用与不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成年人群视网膜剥离发生情况。该研究也参照加拿大研究设计,把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分为正在服用、近期服用、过去服用和既往服用四组,与不服用氟喹诺酮类者相比,四组人群视网膜剥离的发生率都无明显增加。
同时,为避免各种混杂因素影响,研究者还对21种可能混杂因素进行了倾向评分分析,结果与直接比较无区别。
同样是聚焦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眼部损害的大样本研究,为何得出完全不同结果?虽然两者研究人群有所不同[眼部疾病(眼疾)患者与普通人群]、研究设计有所差异(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但尚不能得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丹麦学者提到氟喹诺酮类或增加眼疾患者视网膜剥离的风险,但研究结果对临床的影响非常有限。因为其绝对风险很低,属于罕见不良事件。
这两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关注临床药物的安全性,少见甚至罕见不良反应也是药物研究开发所需要考虑的内容。临床广泛应氟喹诺酮类药物用已经超过30年,各种不良反应不断出现,临床医生应有所警惕。对于不良反应研究,需要有完善的人口和患者信息,我国尚处于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的状态,全面的人口健康和患者信息系统亟须建立。
(信息来源: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