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English
科普天地
科普天地
话说耳鼻咽喉科学
作者:    人气:4065    时间:2013-7-12 11:05:40

 耳鼻咽喉科负责器官最多


  很多人觉得耳鼻咽喉科是小科,不像心脏、神经科那样重要,常规体检也忽视了这些器官。其实,耳鼻咽喉上达大脑,下连胸部、心肺,又是人体接触病毒、细菌的“门户”,因此一旦发病,对生活影响很大,需要加以重视。

  在整个外科系统中,耳鼻咽喉科负责治疗的器官数目最多,既包括耳朵、鼻子、咽喉的疾病,也有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等。目前我国已和国际接轨,将“耳鼻咽喉科”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近些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耳鼻咽喉科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因肥胖人群增多,鼾症和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不断增加,其中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儿童患者;感染性疾病少了,但肿瘤和过敏性疾病在不断增加。

  耳鼻咽喉不仅所处位置重要,耳鼻咽喉的手术难度也很大。一是因为这些器官都位于颅腔的深部,通过“小洞洞”和外界相通,侧颅底就更是“深不可测”,肉眼看不到。二是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周围分布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第三,医生光记住神经、血管的位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立体的解剖学知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鸟巢模型,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就是不一样的,所以,耳鼻咽喉科医生还要有立体思维。

 例如,曾有一个女病人,因耳朵里长了肉芽,在外地医院做手术。医生“成功”地切除了肉芽,却忽视了肉芽旁边的面神经,结果术后出现了面瘫。病人很年轻,结婚、找工作都成了问题。因此,如果医生处理不当,反而会给病人造成灾难。

  微创手术成为趋势

  由于解剖位置比较深,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大,有时甚至需要掀开脸,即使手术成功了,脸上也会留下切口疤痕。近些年,微创手术在耳鼻咽喉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细细、长长的电缆,将内镜经过管腔送到病变部位进行摄影,图像被传到电视屏幕上,医生可以清楚地看着病灶做手术。

  打个比方,原来人们只能远远地拿着直筒望远镜看月亮,一来看不清楚,二是如果遇到遮挡,有些部位就会看不到,想在上面进行操作就更有难度了。现在,利用飞船把机器人送上太空,绕着月球拍个仔细,想要看哪里都能做到了。有了鼻内镜,侵犯颅底的鼻腔鼻窦肿瘤也能完整切除;有了内镜喉镜,小至1毫米的声带结节也能准确地切除;有了耳内镜,不需做传统的手术切口就可以轻松地做鼓膜修补。这些微创技术,不仅使表面的伤口小了,而且操作准确,不伤及无辜。此外,内镜的可视角度能够转弯,可以检查到传统手术中直筒显微镜下看不到的死角,因此,不会有“漏网之鱼”。

  筛查耳聋,从胎儿入手

  不仅治疗手段提高了,人们也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目前,我国有2007万听力障碍患者,每年又有3万聋儿出生。换一只电子耳蜗需要约12—16万元人民币,这对患者家庭和政府来说,都是一笔很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研究发现,1—3岁是语言中枢发育的黄金期,但必须要有听觉的刺激,如果耳聋发现得晚,即使能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改善听力,但语言功能已无法纠正。所以,筛查耳聋,要从“小”抓起。

  第一,产前诊断。高危孕妇(家里有聋哑病史、夫妻双方是聋哑基因携带者、生过聋哑儿),应在孕期抽羊水,取胎儿的染色体进行基因诊断。准确率达90%—99%,一旦发现,可及时终止妊娠,避免聋哑儿的出生。

  第二,听力筛查。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由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听力。可以尽早发现听力异常的孩子。如果及时治疗,不但有可能恢复听力,还能保护语言能力。

  第三,基因诊断,预防药物性耳聋。在我国,药物性耳聋还占很大的比例,其罪魁祸首就是“氨基糖甙类药物”。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那么他的整个家族都有可能敏感。所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出一个高危患者,就有可能拯救整个家族的人。目前,已经有30多种与耳聋相关的基因被发现,其中3种是中国人特有的,我国60%以上的耳聋患者都与这3种基因有关。

  第四,基因治疗。耳聋患者,除了通过戴助听器、换人工耳蜗等方法治疗,细胞学研究发现,通过基因转导的方法,可以令内耳的毛细胞再生,这为耳聋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信息来源:新浪博客)

 

博鱼(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www.beilin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2003169号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63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陕)-非经营性-2020-0050